京口瓜洲一水间的下一句是什么?深度解析王安石经典诗句
揭秘"京口瓜洲一水间"的下一句
当读者搜索"京口瓜洲一水间的下一句是什么"时,答案指向了北宋文学家王安石的著名诗句"钟山只隔数重山"。这句诗出自《泊船瓜洲》,全诗为:"京口瓜洲一水间,钟山只隔数重山。春风又绿江南岸,明月何时照我还?" 它不仅是一句地理描述,更承载着作者深沉的思乡情感。王安石通过简洁的语言,描绘了长江两岸的京口与瓜洲仅一水之隔,而钟山(今南京紫金山)虽隔数重山峦,却显得近在咫尺。这种意象象征着归途虽近却难达,反映了诗人罢相后对故乡的迫切向往。
理解"钟山只隔数重山"的含义,需结合诗歌背景。京口位于今江苏镇江,瓜洲在今扬州南岸,两地隔长江相望。钟山则是南京的标志性山峦,王安石的家就在其山麓。"只隔数重山"并非字面距离,而是心理上的亲近感。诗中,王安石乘船经过瓜洲时,正值春风拂绿江南的时节,"绿"字生动刻画出自然生机,却反衬出作者内心的孤寂。历史记载,王安石于1076年罢相后南归,这首诗创作于途中,表达了他对政治失意的反思和对平静生活的渴望。诗句以景抒情,将地理距离转化为情感张力,让读者感受到古人面对仕途起伏时的复杂心境。
《泊船瓜洲》的文学价值在于其精炼的语言和深远意境。王安石作为"唐宋八大家"之一,擅长以简驭繁。"一水间"与"数重山"形成对比,突显空间感;"春风又绿"的"绿"字历经推敲,从"到"、"过"等词中脱颖而出,成为炼字典范。这种修辞手法不仅描绘了江南春色,还隐喻了时光流转和人生变迁。全诗押韵工整,节奏舒缓,后两句"春风又绿江南岸,明月何时照我还"更是千古传唱,抒发了永恒的乡愁主题。在宋代诗歌中,这首诗独树一帜,与杜甫的《月夜忆舍弟》等思乡名篇相呼应,展现了中国古典诗歌的抒情传统。
王安石的生平为诗句增添了历史深度。他生于1021年,字介甫,号半山,是北宋杰出的政治家、改革家。1070年任宰相后,推行"熙宁变法",旨在解决财政危机和社会矛盾,如青苗法、免役法等。但因保守派强烈反对,变法于1076年失败,王安石罢相归隐钟山。这段经历让《泊船瓜洲》不仅是思乡之作,更蕴含政治隐喻——"明月何时照我还"暗指重返朝堂的期盼。罢相后,他专注于文学创作,留下大量诗作,如《元日》等。王安石的诗风以朴实深刻著称,影响了后世文人。学习这首诗,有助于理解宋代历史变革,体会改革者的精神世界。
在现代教育中,"京口瓜洲一水间"及其下一句是语文教材的经典内容。教师常引导学生分析诗歌意象,如"水"、"山"、"春风"的象征意义,并探讨其情感表达。学生可通过诵读感受韵律美,结合地理知识(如长江流域图)加深理解。这首诗还被用于跨学科学习,例如历史课上讨论北宋社会,或艺术课上绘制诗意画。对普通读者而言,搜索这一关键词反映了对传统文化的兴趣。通过赏析,我们能领悟中华诗词的智慧:在快节奏的今天,王安石的乡愁提醒我们珍视家庭与根源,诗句的永恒性跨越时空,连接古今情感。
总之,"京口瓜洲一水间"的下一句"钟山只隔数重山"不仅是诗歌知识的核心,更是中华文化的瑰宝。它展现了王安石以景寄情的艺术造诣,传递了深刻的人文关怀。重温这首诗,我们能更好地传承古典文学精华,从中汲取面对人生起伏的 resilience。
相关文章
- 07-13 20:11蒌蒿满地芦芽短的下一句是什么?深度解读苏轼经典诗句
- 07-13 19:36忙趁东风放纸鸢的上一句是什么?深度解析高鼎《村居》诗
- 07-13 19:03疑是银河落九天的上一句是什么?探寻李白《望庐山瀑布》的千古名句
- 07-13 18:27直挂云帆济沧海的上一句是什么?李白名句深度解读
- 07-13 17:50孤独的最高境界一句话:深度解析内心世界的奥秘